当前位置: 首页 >> 班级风采 >> 大2班 >> 家园通道 >> 正文

3月家庭指导: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又如何,别让孩子累倒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4-03-25 [来源]: [浏览次数]:

近日,一条标题为《女子后悔让孩子学钢琴因携带不便没办法炫耀》的新闻在微博上引起热论。报道中说,南京刘女士的女儿学钢琴已四年,近日她抱怨:因为钢琴不方便携带,错过多个炫耀机会。

看了这条新闻,真让人哭笑不得。在国内,“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句口号可谓响彻云霄,让做父母的多少都有点紧迫感,盲目寻找报名各类学习班、才艺班,为的就是“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比别人的孩子“优秀”,同时才可以炫耀。

可是我们想一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是谁说的?一个真正懂幼儿教育的人是不会这么说的。而是那些蛊惑家长去让孩子上各种各样的课外班的“教育机构”说的,这是他们屡试不爽的“宣传语”,可惜很多家长却深信不疑。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是一个伪命题。有一部全面梳理中国教育现状的纪录片叫《教育能改变吗?》,第一集的主题就是“起跑线上”,其中提到这样一句话:“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最蛊惑人心的口号。一旦盲目相信这样的口号,浪费大量的金钱和精力是小事,榨干孩子的潜能是大事。严重的话,孩子可能会因此而痛恨学习,从而影响他一生的发展。

但现实中,我们依旧看到很多家长带着两三岁的孩子学钢琴、画画、跳舞、识字等,让他尽可能地“多才多艺”。可这样真的好吗?近几年,孩子因学习压力过大而走上极端的报道屡见不鲜。很多孩子就是因为不适当的“起跑”而患上了不同程度的抑郁、狂躁、焦虑等心理障碍性疾病。

大哲卢梭也曾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孩子成长不可速成,强制给孩子灌输知识,可能导致孩子畸形发展,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德国,学前教育是被法律禁止的。老师解释说,孩子智力被过度开发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必须给孩子的大脑留下想象空间。过多的知识会使孩子的大脑变成了计算机的硬盘,常此下去,孩子的大脑就慢慢地变成了储存器,不会主动思考了。”

克莱辛德式幼教专家同样指出,“学前教育必须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孩子天性,关注个体差异,着重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是不能保证孩子赢在终点的,而人生又是一段漫长的旅程,期间有各种精彩快乐并不是一个“赢在起跑线上”可以决定的。与其这样,不如还孩子一个美好快乐的童年。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双凤镇幼教中心

地址:江苏省太仓市双凤镇凤北路253号

电话:0512-53433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