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灯笼是陕西关中地区正月十五的风俗习惯,孩子们在过年的时候会收到舅舅们送来的灯笼。到了正月十五的晚上,所有的灯笼都必须碰掉、烧完,要不然来年舅舅就会害红眼病。招娣终于在正月初五收到了舅舅送来的牛粪灯笼。每天晚上,小伙伴们都举着自己的灯笼在村里相互斗艳,有莲花形状的,火罐形状的……转眼到了正月十五的晚上,招娣和小伙伴们举着灯笼,围成一圈,开始转灯笼,最后许许多多的灯笼碰到了一起。看着灯笼烧成灰烬,招娣心里不免感伤,不过想到明年又可以过年,招娣嘴角浮出了浅浅的微笑。
作者把故事的时间放在80年代。插画中,小孩们穿的衣服还是那种看起来又肥又宽大的棉袄!甚至还出现了军大衣、雷锋帽这样近二三十年很少再能看到的事物。可以说,这是一本年代感极强的图画书。随着城镇化、现代化的进程,这些曾经烙在上一辈人身上的童年印迹,不得不为快节奏的现代化生活让步,童年离我们越来越远,慢慢消失在我们的记忆里。这本书能将我们拉回童年时光——“哇!这不就是我们小时候经历的事吗?
孩子对于爸爸妈妈小时候的事情是特别感兴趣的,和孩子一起共读这个故事的时候,在带孩子体验旧时代的风物之余,也给孩子讲讲自己小时候是怎样过年的。他们从爸爸妈妈小时候的经历中能获得那种爸爸妈妈也曾经是孩子的共鸣感,既增进亲情,也扩大视野。共读《打灯笼》,在爱的教育中传承美好的民俗文化。